灭”;并把这句话写给伏羲看。
伏羲沉默良久才在地面上写道:这句话是对的。娲皇只有对她创造出的人族没有防范之心。何况根据天规:神族之间不能互相杀戮——即使是神族要害娲皇也不能自己动手;所以加害娲皇之事必定有人族的参与。
燕朗又想起后土殿的第四幅浮雕:女娲不再俯瞰下界,目光茫然的望着远方。她在身灭之前一定是推算出自己将死于人族之手,可是她又为何去从容赴死呢?难道这真是不可违背的天道?!
燕朗看着眼前这位恢复神识之后便显露出无比智慧的人文始祖,不由的把心中的疑惑写了下来。
伏羲告诉燕朗:万物皆在变化,天道亦然。天道虽然是变化的,却只能由天道本身来推动;绝非外力可以改变。无论是神、魔、人、兽只有适应天道,才能在世界上生存下去。
燕朗又问:天道是怎么形成的?果真是不生不灭——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吗?
伏羲写道:天道并非不生不灭,不过你我都是九州人族,神识无法突破人族的框架,所以无法真正的理解天道的玄机。如果有朝一日你有幸见到寒星客,或许他们可以告诉你一些答案。昔日娲皇告诉我天灾的真相后,我就知道寒星客的智慧已经超越了神族。
燕朗暗想:异界陨冰袭击九州是月族最先推算出来的,难怪他们在伏羲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等再见到白石真人之后,一定要好好问一问月族之事。
想起了白石真人,燕朗忽然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娲皇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