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节(2 / 2)
崔璟静静看着她,点了头。
常阔出征乃是大事,阖府上下都出来送了行,此刻常阔走远,白管事等人向崔璟行礼罢,便折回了府内。
常岁宁与崔璟点头示意,也往府中走去。
崔璟也与她点头。
片刻后,刚跨过府门的常岁宁余光扫向跟进来的崔璟:“?”
她点头的意思同白管事他们是一个意思啊。
后面的常岁安见状也愣了一下,妹妹是府上女郎,且有芙蓉花会之事在先,自是不好开口相邀,他本想出于客套问一问崔大都督可要进去坐一坐的,可他还没说呢……人怎么就自行进去了?
见自家大都督就这么跟着进了常府,等在常府大门外的玄策府兵不禁压低声音道:“元祥哥……好像没人邀请大都督进去吧?”
自听闻了自家大都督在芙蓉花宴上的惊人之举后,他们整个玄策府上下可谓震惊到原地炸裂。
昨晚得知大都督今早要来此处送常大将军,他们为了争夺今早随行的名额,就差兄弟反目了!
今早大都督只带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大都督居家出行必备之元祥哥,另一个便是他了。
天知道他跟着大都督离开玄策府时,招来了多少嫉恨的目光。
——到底大都督可是立誓会等常娘子的,这等,也不能干等对吧?想来总会做点什么的吧?
故而自下马起,他的眼睛就一直暗中锁定着大都督与那常家女郎!
自然也就没错过自家大都督不请自入的细节。
“是啊……”元祥的表情也甚是复杂,他到现在都还没能接受大都督友情变质的事实,此情此景,使他忍不住费解道:“常娘子是手里牵了根绳不成……”
不然大都督怎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跟上了呢?
那名府兵叹了口气。
元祥哥说的不够形象。
要他说,真若有根绳,也得是他们大都督自个儿捧着,想递给常娘子牵,人家还不乐意牵呢。
不怪他们将自家都督想得太过卑微,实在是大都督在中秋花宴上的那些话太不值钱了……
什么,多久都等得、无非此生不娶而已、唯请陛下不勉强于她……
这般姿态,放在整个孔雀开屏界,那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崔璟不知两名心腹下属这厢正长吁短叹,此时他走在常岁宁身侧,只听她再次开了口。
就这么爱吗
“此番扬州之变,不知崔大都督如何看待北境日后之况?”
少女开口,所提不是常见的话题,而是战事与北境。
偏她的语气很自然,竟并不使人觉得突兀。
崔璟亦不觉突兀,但他仍是下意识地看向她。
片刻,才答:“大盛与北狄虽已休战十二年余,然这十二年间北狄内政不稳,去年又有新可汗登基,其人野心勃勃,不得不防。”
“半年前,自南境收兵还朝后,我便曾上奏提议重新修筑北境战防,并屯兵精练以备北狄,然户部一直未曾应允拨银之事,遂拖延至今。”
常岁宁了然。
原来早在他大胜南蛮还朝后,即有此思虑了。
“重修战防,屯兵备之,这些想来需要极大的支出,若国库不盈,户部难免拖延。”她给自己添了‘想来’二字,以显得不那么内行:“可此时内患已起,北狄极有可能趁势破大盛北境。”
家贼要打,外敌更要严防。
崔璟点头:“昨日早朝之上我已重提了此事,利害当前,圣人较之先前重视许多,我会尽快催促户部定下章程。”
又道:“如若顺利,年前我即前往北境着手此事。”
常岁宁闻言转头看他:“崔大都督要亲自前去?”
“嗯,此事既由我提议,便该我前往,且修筑边防、屯兵操练之事皆不可马虎大意,若有差池便是做无用功,如此关头,交予旁人总归不放心。”
朝廷拨银本就不易,既是他提议,自该负责到底。
常岁宁认同点头:“由崔大都督前往,的确很合适,监督重修边防之余,亦可威慑北狄。”
“是,要想威慑他们,还需是玄策军。”崔璟说话时,下意识地看着身侧少女。
北狄一向气焰嚣张,曾将他们打怕,迫使他们安分至今的,只有玄策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