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6章(1 / 22)
林止陌觉得自己是很会安慰人的,至少刚才用了一句话就让消沉的段疏夷重新振奋了起来。
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明显,但是小段段肯定是听懂了的。
这个剽悍的娘们从来不是个安分的主,喜欢打仗,也很会打仗,跟自己的配合度也挺高嗯,这个不算。
将来打大月氏未必会用得到她,但是别的地方就不好说了。
就算黑洲美洲这种开化度较低的地方不需要动用大军,但是林止陌觉得欧洲那边早晚会闹出幺蛾子来,反正就目前来看,来过大武的那六国就没一家是会消停的,现在暂时被自己用了点小手段让他们正在开始内斗,可若是哪天科技树自动成长到了一定阶段,那些自命不凡的白人贵族还是会将目光投向东方的。
林止陌喜欢早作布局,暗中防备,如果真有那一天,他是肯定会先一步动手的。
好男人不该让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委屈,小段段喜欢打仗,偌大的天下就随便她去征战便是,反正有自己在背后顶着,看谁更硬就是了。
去澳洲一事没那么快行动,海船倒是小事,现在大武的三大船厂在开足马力生产,扬州、淮安、莱州三港每个月都有船下水,随时等候林止陌的调用。
但布脱布哈召集族人集结需要时间,五万人即将出海开荒,心态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事林止陌又给办了,他让布脱先将族人先集结到福建泉州港,按照名册一个不漏的暂时看管起来,又从泉州市舶司中征用十几个常年参与远洋海贸的水手和行商,轮流给那五万人讲述海外的各种奇闻异事。
那五万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草原汉子,这辈子连海都没见过,更别说海外是什么样子了。
那些水手平日里都是吹牛打屁惯了的,说起那些见闻来简直口吐莲花舌灿星河,那些胡人本来都对未来将要去海外心又惴惴,可是渐渐的,被那些水手说得一个个都心动了。
同时林止陌还从翰林院派出两个口舌便捷的学士,给那五万人做心里建设,有布脱布哈两个皇子在旁打辅助,将这次出海开荒的行动讲解成为了两位皇子忍辱负重辗转陌生之地重新立国的壮举。
那是常人难以拥有的宽阔心胸,在面对强大的窃国奸贼傩咄时,甘愿背负起避战逃遁的骂名,也要保全他们这五万族人的性命,纵然将来遗臭万年,可二位皇子依然坚强地笑着面对。
这种洗脑的套路林止陌在暗中传授给了两名学士,都是曾经历经层层考试拼上来的,脑子都好使得很,两人很快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触类旁通之后再用他们的语组织能力给那五万人上课,布脱布哈在旁边配合适当地露出些悲伤无奈的情绪,那五万族人终于从之前惶惶然逃窜的不安后,变得比原来更为忠诚,就连看到两位皇子时的眼神都是水汪汪的。
段疏夷回去了,她会在回去后的第一时间召集百官商议另辟国土一事,此时她还在路上,但是她和林止陌都已经能预见得到,这个提议在南磻朝堂上扔出来时会惊起多大的浪花。
一切都在按照林止陌的计划慢慢走着,大武正在朝着真正的国泰民安步步进发,少数聪明人则看到了林止陌在波澜不惊的日常里藏着的那颗野心。
而此时的大月氏正在和鞑靼军持续胶着的战斗中,铁浮屠重新出现,这次目标明确的直扑要害,却发现宁嵩已经和图岩大汗悄悄离开了亦及乃城,所有鞑靼贵族和将领全都不知去向,只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破城。
但鞑靼上层消失了,战斗却未停止,宁嵩像是个诡异莫测的指挥者,在暗中调度着十几万鞑靼军,化整为零,分成了几十甚至上百路人马,一头扎进了防范严密的大月氏封锁线内。
这些散乱的兵马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和大月氏军硬碰硬,只是在暗中袭扰。
趁敌不备突袭一阵,占到便宜就立即撤退,绕道也好布阵也好,晃得大月氏军眼花缭乱失去目标,无处追赶,但过不多久他们又会出现在另一处,再狠狠咬下他们一块肉来。
大月氏全军都快疯了,他们直来直去惯了的,最喜欢的就是铁蹄纵横大开大合,如鞑靼军现在这般猥琐的打法最让他们深恶痛绝。
军中每天都有人在痛骂图岩,痛骂宁嵩,说他们不要脸,枉为草原神的子民,可是骂归骂,图岩和宁嵩都并不在意。
图岩要的是胜利,要的是重振鞑靼雄威。
宁嵩更从容,他本来就不是草原神的子民,关他屁事?
于是这一场仗打得不见有多壮烈,可是却十分热闹,大月氏前沿到处战火纷飞,死伤无数,却又拿鞑靼军无可奈何。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傩咄竟然一直没有出现,大月氏三军始终是由哲赫在统领着。
于是渐渐的,军中传出了一些不好的谣,总而之一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