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报应来得快(1 / 2)

加入书签

王村。

王松一家五口眉开眼笑,围观王松手里的五张百元大钞。

折腾了这么多天,终于从王鹏手里拿到钱,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吗?

三妹四妹眼中闪着贪婪,很有把这五百块钱装进自己口袋。

“王鹏啊王鹏,什么叫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叫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卖瓜,到头来还不是给我做嫁衣?这就是你供我上学啊!”

“放心吧,这才刚开始呢,以后你挣的钱都得给我用。”

王成心中狂喜,越想越激动,双手在袖子里握成拳头。

“老王,你应该多要点钱,咱家早就该添新衣裳啦。”李桂芬目露贪婪,这钱只够交借读费。

王松把钱装兜里,蹲下来抽烟,看着一张张兴奋的脸,心里面五味杂陈。

嘴里面抽着烟,眼里面盯着远处榆树下的尿罐。

这尿罐已经用了五年,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尿臭味,他早就想扔掉买新的,但是,他舍不得扔。

“五年的尿罐我都舍不得扔,十五年来从小养到大的孩子,我怎么就能扔了?”一丝悔意闪过脑海。

几秒后,他用力摇摇头,驱散这一丝悔意。

“尿罐虽然臭,却不会惹我生气,更重要的是,尿罐能给我做贡献。”

“王鹏惹我生气,他去上学对家里没有任何贡献,老子还得用家里的钱供他上学。”

“哼哼,他还真不如这个又臭又脏的尿罐。”

王松越想越痛快,把王鹏从老王家的户口簿里踢出去,是最明智的选择,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天后,王村突然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大会。

村支书在会上宣布,等完成今年秋收工作,重新丈量全村农田,按照户口平均分给村民。

原则上讲,每年都要根据户籍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全体村民每人分两亩地。

但王村已经三年没分过地,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不够分。

然而,这三年很多老人去世,王村的姑娘比小子多,所嫁出去的姑娘比娶进来的姑娘多。

在籍人口大量减少,村干部们这才有了重新分蛋糕的念头。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会场顿时炸开锅,全体村民人声鼎沸。

家里人多田少的村民强烈支持,人少地多的村民强烈反对。

经过一轮投票,最终决定重新丈量、分配分田。

“我不认!我坚决不认!”王松一边跳脚一边怒吼,脸色十分狰狞。

本来他有六口人的农田,即十二亩农田,如果按照户籍重新分田,他只能分到十亩。

因为王鹏已经出户,户口簿上只剩五个人,王鹏那两亩地归王鹏承包管理。

他会轻易让老王家耕种吗?

王松不相信,脸色更加狰狞,“我不答应,不能分地,我要去乡里告你们!”

砰!村支书拍桌子,“你想去哪告,就去哪告。分田是民主投票的决策,你想反对民主?”

全体村干部轮番怼王松,把他怼得脸红脖子粗。

他怒气冲冲走到王成跟前,一巴掌甩在王成脸上。

啪!

就像突然响起的唢呐,乱糟糟的会场顿时安静,所有人震惊围观。

“都是你出的馊主意,都是你怂恿老子逼你大哥净身出户!”

“你知道两亩地一年能给咱家产多少粮食吗?你这个该死的败家子!”

啪!他一巴掌又甩在儿子的左脸上,刚才是右边脸。

他的肠子都悔青了,两亩农田一年能收一千多斤小麦,再加上一千多斤玉米。

王成被打懵,从小到大,这是第一次被父亲打,还是在全体村民眼前挨打。

很疼,很丢人,王成双手捂着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村民们看王松的眼神也带着鄙视。

“老王,你做得不对,大鹏才十五六岁,你怎么能让他净身出户?”

“大鹏还要上学,净身出户是啥意思?你想逼死他?”

“王松,小鹏那孩子到底怎么了?你到底想干啥?”

村民的指责纷至沓来,王松面红耳赤,大步流星往家走。

这下好了,不仅丢了两亩农田,还在全体村民面前丢人现眼。

回到家,王松越想越生气。

啪,啪,自己给自己两个嘴巴子,肠子都悔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