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2 这是祖父给我做的(求月票)(1 / 3)

加入书签

元敬去年夏天才来过一趟中州,算是熟门熟路,安排好了住所。

稍作休息后,一行人去了衙门里。

元敬去岁来时并没有明确表示身份,拿着块镇抚司的腰牌说“调查旧案”。

这次再来,还有衙役认得他。

“还真把旧案给查了啊……”那人与他打招呼。

元敬上前去,道:“巫蛊案翻了,金太师恢复名誉,金家后人要来迁金知州夫妇的灵。”

“金家哪有后人?”

京城发往底下州府的文书告示上写的都是大事。

金家活下来一个姑娘这样的,并未在上头提及,因而中州这里并不清楚状况,更不知道那后人就是当年从中州跑了的小丫头。

“我们指挥使亲自来了,”元敬指了指沈临毓,道,“你把你们大人请出来。”

小吏倒吸了口凉气,赶紧跑了进去。

不多时,整个州府衙门,大大小小的官,一溜烟全出来了,老老实实站好队。

王知州心里直擂鼓。

京中巡按地方,一早就会发文书,他们早早做准备,等人到了从城门口一路迎到衙门里,这才是寻常规矩。

结果这位指挥使神不知鬼不觉地来了,杀到了衙门里,他们才知道。

可镇抚司指挥使的腰牌做不得假,王知州前年入京述职时也见过沈临毓。

指挥使未必记得他,但王知州还真就认识指挥使。

等王知州领着一众人行了礼,沈临毓问他:“十年前金知州夫妇行刑时,负责的是谁?现如今谁最了解状况?”

王知州在这儿前后做了六年官,确实没有经历过当时。

十年时间,官员多有调任,不怎么变动的是三班六房的吏役。

要么是自己干上半辈子,要么是传给家中晚辈,正是自成一体的三班六房为地头蛇,才让一些外来的、底子不硬的官员做事束手束脚。

当年的几个老吏都被叫了出来。

“金知州一家确实都伏法、蒙难了。”

“这么多年了,葬在哪儿,一时还真不知道。”

“后人?不知道啊……”

几人推脱着,唯有那个去年被元敬撬开了嘴的,缩着脖子不愿吭声。

元敬直接问他:“金家姑娘不是丢了吗?金夫人急得小产,京中文书下达时,金知州一面操心夫人,一面让家仆小心打听姑娘下落,不是吗?”

那人苦着脸道:“才六岁的娃娃,丢了和死了,也差不多的。小的连金大人葬在哪儿都不知道,他女儿的下落就更……”

话说到一半,突然响起一道清脆的少女声音。

“我活着,”阿薇起先和陆致一块,站在陆骏后头,她又带着帷帽,也无人注意她,此刻出声,她便走到前头来,摘了帽子,道,“我活着,没死。当年我父母蒙难时,我在不在身边,我想诸位经历过当年事的应该都清楚。”

一双双眼睛,骤然瞪大看着阿薇。

被人这么寻上门,这些老吏也不能睁眼说瞎话,指着“大变活人”咬死“假货冒充”。

阿薇面上没有多少表情,但一字一句清楚明确。

“我不是来找诸位麻烦的。”

“当年诸位若是竭尽全力寻找、上报,我恐怕无法顺利离开中州,平平安安活到今日。”

“不管当时衙门里存了何种想法,总之,得了好处的是我。”

“我再回中州,只是想知道父母身在何方,当年由谁收殓,葬在何处?”

“我给诸位时间,仔细回忆大厅,但我不想诸位翻上几夜的旧档,随便往城外哪个乱坟岗一指,说我父母就在其中。”

“还请诸位不要让我失望。”

待阿薇等人离开后,衙门里炸成了一锅乱粥。

新来的“不知道”地顺理成章、腰杆笔直,老人们眼前发黑、一时无从回忆起。

饶是清楚难找,一连三天都没有进展,还是让阿薇着急了下。

陆致接连两天大清早吃了炖肉,味道虽好,也难免腻味,偏大半夜睡梦里还是炖肉香气,蒙头睡觉都不好使。

沈临毓去了厨房里,见阿薇坐在灶前,也搬了把杌子坐下来。

他这几日也没有空着,白天一直在衙门里。

此次来中州,为的是寻找阿薇的父母,并未身担巡按一职。

不过他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翻看这两年案卷,也是让衙门那些官吏都紧一紧皮,别想着敷衍了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