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4章 去建州(2 / 3)

加入书签

,一旦教训人,可比萧逸猛多了。

&esp;&esp;这也是为什么,她脸色一沉,孩子们就自觉老实的原因。

&esp;&esp;……

&esp;&esp;经过一番准备,又报备了朝廷。

&esp;&esp;燕云歌带着大儿子萧元初,以及三千侍卫,乘舟破浪,启程南下前往建州。

&esp;&esp;她的到来,对于朝廷来说,那可是不得了的大动静。

&esp;&esp;从接到正式通知那一天起,朝堂上下已经吵翻了。

&esp;&esp;次次朝议都离不开燕云歌这个话题。

&esp;&esp;如何迎接,如何防备,如何接待……

&esp;&esp;偏偏她又是朝廷唯一的女性官员,哎呀,麻烦一大顿。

&esp;&esp;还有人提议,要不干脆在码头设伏,杀她一个出其不意。

&esp;&esp;此话刚一出口,就被打了下去。

&esp;&esp;设伏?

&esp;&esp;那可是燕太后的亲妹妹,石温的小姨子。

&esp;&esp;设伏之前,问过燕太后的意见吗?

&esp;&esp;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燕太后拍板,让礼部的沈书文出面迎接燕云歌。

&esp;&esp;一来,沈书文是礼部官员,这是他分内事情。

&esp;&esp;其二,他和燕云歌是表兄妹,两个人很熟悉。由他出面迎接,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esp;&esp;至于之后的事情,则见机行事。

&esp;&esp;……

&esp;&esp;少年皇帝萧焱有想法。

&esp;&esp;“母后以前常说,四姨母心眼多,没胆子来建州。这一回,四姨母突然出使建州,又是为何?”

&esp;&esp;燕太后蹙眉,她哪里知道为什么。

&esp;&esp;事先也没沟通,就是派人报备一声,说要来建州。

&esp;&esp;拒绝的时候干脆,来的时候也突然。

&esp;&esp;叫人一点点准备都没有。

&esp;&esp;她对少年皇帝说道:“或许是她突然想通了。”

&esp;&esp;少年皇帝萧焱又问道:“朕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四姨母?是以天子身份,还是以外甥身份?”

&esp;&esp;“你是皇帝,她是臣子。当然是以天子对待外臣的态度面对。私下里,可以以亲戚论关系,人前可不许乱了规矩。”

&esp;&esp;“儿子明白了。我和姐姐一样,很好奇四姨母是个什么样的人。莫非真如人们所说,她有三头六臂不成。”

&esp;&esp;燕太后闻言,哈哈一笑。

&esp;&esp;“她当然没有三头六臂,她就是她,长得怪好看的。本宫和她也有十几年没见面,昔日姐妹情分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esp;&esp;少年皇帝萧焱幻想着四姨母的模样,名头那么大的一个人,一定不会让他失望吧。

&esp;&esp;……

&esp;&esp;人多船行慢。

&esp;&esp;比往日多花费一倍的时间,燕云歌一行人终于来到建州城外码头。

&esp;&esp;今日码头戒严,人烟稀少,看不见一个客商。

&esp;&esp;反倒是金吾卫的番子活动频繁。

&esp;&esp;绣衣卫在码头周围警戒,不知道究竟是在防市井百姓,还是防着她燕云歌造反。

&esp;&esp;她站在船头,轻蔑一笑,“朝廷好大的动静!这是把我当做举起造反的反贼对待吗?”

&esp;&esp;大郎萧元初陪伴在她身边,“朝廷莫非是心虚?母亲,朝廷是在害怕吗?”

&esp;&esp;燕云歌抿唇一笑,“你可以视作心虚,也可以视作狂妄。端看你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esp;&esp;“母亲的意思,眼前这个场面,也可视作朝廷对我们的下马威。是在警告我们不许在建州城内胡来。

&esp;&esp;朝廷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母亲诚心诚意来建州叙旧,却被人误会心怀不轨。

&esp;&esp;可见,朝廷对母亲的误会积重难返,无人相信我们是清白的。”

&esp;&esp;燕云歌轻声一笑,郑重问道:“你怕了吗?”

&esp;&esp;萧元初摇头,“儿子不怕!儿子和母亲一样,也想见识见识朝廷的威风。”

&esp;&esp;纪先生则在一旁反复提醒,“克制!一定要克制!夫人此次来建州,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