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章(1 / 2)

加入书签

孟广益掀开门帘进去,就见李一程坐在榻上,正在系着外衣的带子。

他刚才应该是躺着的,头发稍微有些散开了,几缕头发垂落下来,白皙如玉的脸颊上有着淡淡的红晕。

眉眼间带着刚刚睡醒的慵懒。

看到他跟杨煜轩进门,眉眼立即弯起来,如春花般灿烂。

“孟大哥,没能亲自去迎你,还请见谅。”

孟广益脸上疲惫尽显,显然是风餐露宿、日夜不停来的。

孟广益轻笑,“你这话就生分了,咱们俩谁跟谁?”

“孟大哥说的是。孟大哥,王爷,快请坐。”

李一程提高了声音,“刘春,上茶。”

“是。”

几人坐下喝了口茶,李一程问道:“孟大哥,花生米和花生油的销量可好?”

“好。”孟广益的扇子在手心里敲了敲,掩饰不住的笑意,“五香花生米一经售卖,十分受欢迎,除了在我的商铺里售卖,很多酒楼和茶楼都来跟我谈合作。不用零售,酒楼和茶铺就将那些花生米给分了。花生油的话卖的慢些,但我出来的时候,已经卖了大半了。一程,剩下的花生米,留一半炒五香花生米,一半做花生油。花生油我继续卖,五香花生米先不急着做,先给我做个几百斤就行,剩下的等过两个月再炒制。”

李一程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孟广益的意思。

杨煜轩是不懂这些的,看两人互相眨眼睛,一脸意会的样子,急着问道:“你们俩打什么哑谜?为什么五香花生米要等两个月再炒制啊?”

孟广益嫌弃的白了杨煜轩一眼,像是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人家是王爷,原本也不需要懂这些呀!

看孟广益只低头喝茶,李一程只能耐心给他解释:“再过两个月就进腊月了,要过年了,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置办年货,家家户户都会置办些些花生瓜子。到时候这五香花生米肯定好卖,说不定还能涨钱呢!”

杨煜轩恍然大悟,指着孟广益道:“还说不是奸商,也就是你才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孟广益冷笑一声,“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赚钱,哪里是什么奸商了?”

李一程拍拍杨煜轩的肩膀,道:“孟大哥说的对,咱们不偷不抢,靠本事赚钱,没什么可说的。再说,我们要感谢孟大哥这样的商人,没有他们,我们的东西去哪里卖去?”

杨煜轩摸摸鼻子,“我就是开个玩笑嘛!”

李一程笑着转移了话题,“孟大哥,你是不是还没有见过辣白菜?我带你去看看?”

“好。”

几人出了李一程的帐篷,到了一个制作辣白菜的营账里。

只见营账里七八个人,忙活的热火朝天。

一进营账,孟广益就闻到了酸辣的味道。

看到制作辣白菜的材料,他笑道:“不用尝,这辣白菜肯定好吃。”

杨煜轩奇道:“这话是怎么说的?”

孟广益指着桌上堆着的原料道:“你看,辣椒、苹果、葱、姜、蒜……材料是好东西,做出来的辣白菜肯定错不了。”

因为有辣椒,屋里有股辛辣味儿,怕引起杨煜轩咳嗽,他们只是在里面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看着营账外面放置辣白菜的陶罐,孟广益道:“一个陶罐里有多少斤白菜?”

李一程道:“连白菜到腌料,差不多有一百斤。”

“一百斤……”孟广益在心里算账,“十几二十万斤白菜,要多少个陶罐啊!”

李一程笑道:“也用不了多少。就打二十万斤白菜,将菜帮和外面的菜叶去掉之后,差不多只剩下十五万斤,再加上料汁,配料,最多十八万斤。一个陶罐一百斤,也就不到两千个陶罐。”

“这些也要成本的。”

“这些成本投入一次,之后就不需要了。你将陶罐运到京城后,可以将里面的辣白菜倒进更大的缸里,空出来的陶罐再送回来,以后还可以用的。”

孟广益点头,“这样也行。只是只靠京城,这么多辣白菜恐怕卖不掉。即便能卖掉,价钱也贵不了,恐怕要卖到明年春天去了。”

“孟大哥,大齐的东北西北两个地方,你可有销售渠道?”

“你的意思是?”

李一程看过大齐的地图,大齐的疆域比他传过来时国家的疆域还要大。

如果经纬度不变的话,那东北西北两个地区,冬天时间漫长而寒冷。

那么冷的天,什么绿色蔬菜都没有,即便有,也不容易存储。

放在外面会冻坏,放在家里会腐烂。

辣白菜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放在天寒地冻的室外,可以渡过一个冬天。即便放在家里,也不容易变质,存储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用辣白菜炒菜几乎不用调味,简直再方便不过了。

孟广益是商人,也走过南闯过北,李一程给他说这么多,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