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胜负(4600)(3 / 4)

加入书签

以一一详述,教导徐杰也只是想起什么说什么,碰到什么说什么。

&esp;&esp;李启明,真的不懂打仗,十几年前如此,十几年后依然如此。

&esp;&esp;好在李启明智慧不凡,口中又是大喊:“擒贼先擒王,何人杀得徐文远,百万白银,官居二品!勋其子孙,世袭罔替。”

&esp;&esp;李启明话语一出,也传不得多远,这个时候,军令出不得附近。但是也足够了,李启明就是说给附近之人听的。

&esp;&esp;只见李启明附近,忽然蹿出无数腾空而去的汉子,重赏之下岂无勇夫?

&esp;&esp;想要擒贼擒王的人,当真不在少数。百万白银且不说,那一句“勋其子孙,世袭罔替”。当真能动人心,世袭罔替的话语,大华朝开国年间倒是有过这样的封赏。往后再也没有过了。

&esp;&esp;李启明就是祖辈世袭罔替而下,所谓勋贵,就是子子孙孙,都能有这么一个功勋的名头继承,,朝廷也会一直发俸禄。这就是勋贵,勋贵没落,也与大华朝后来的改革有关,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哪里有那么多钱去赡养这些勋贵?

&esp;&esp;文人得势之时,便是改革之时,有了减勋之法,上一辈是将军,下一辈校尉,上一辈伯爵,下一辈子爵。一辈一辈往下减,到得如今,连爵位系统都在几十年前消失了。

&esp;&esp;可见勋贵如何恨文人,又可见李启明憋了多少气一步一步走到今日。

&esp;&esp;李启明再一次说出了“勋其子孙,世袭罔替”。这是多少人梦都梦不到的事情。人生在世百年,就算先天无敌手,也不过就是这短短年月,子子孙孙的未来,当真值得人用命去拼。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些练了一身不错武艺的汉子,大多家中都有子孙,真正有后辈的人,必然舍得去拼。

&esp;&esp;李启明之语,当真能鼓舞士气。

&esp;&esp;徐杰面前,只感觉黑影无数,直冲他而来。

&esp;&esp;一身铁甲的徐杰,也未多想,提刀不退半步,连斩几人之后,却又忽然觉得压力陡然大了起来。

&esp;&esp;一流的高手无数,甚至徐杰也感受到先天的气机爆裂而来。

&esp;&esp;徐杰咬紧牙关,心中知晓这是李启明压箱底的底牌了。

&esp;&esp;好在徐杰身边,还有徐仲与徐老八两个先天,还有一众徐家老军汉,甚至还有一身重甲的邓羽随在左右。

&esp;&esp;大庆门城头,何其恐怖,看得刚刚接近战场的解冰竟然不自觉停在了一处楼顶。

&esp;&esp;那里劲风纵横,血肉残肢漫天飞舞。

&esp;&esp;那里寻常的士卒早已靠近不得,满地尸首,空中无数寒光闪烁。

&esp;&esp;那里,解冰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或者说身影并不熟悉,因为有一身重甲在身,但是那人的脸,解冰却在隐约之中认了出来。

&esp;&esp;那人好狠厉的架势,无数的高手,竟然都伤他不得,还被他斩落无数,威势惊人,更有威风凛凛。

&esp;&esp;那人竟然是个先天!二十不到的年岁,竟然是先天高手!

&esp;&esp;还听得那人一声大吼:“是你!”

&esp;&esp;便有一人作答:“是我,李启功!”

&esp;&esp;徐杰认出了李启功,却才刚知道他的名字,这个人曾经差点要了徐杰的命。

&esp;&esp;“哼哼,姓李,好,今日就让你死在这里!“徐杰已然双眼泛红,仇人见面,唯有死!

&esp;&esp;徐杰犹如那林中的野兽,什么紧张,什么心跳加速,什么多余的想法。早已不知去了哪里,就如徐老八所言,唯能感觉一股热血不断往头上涌。

&esp;&esp;攻城与守城的人,好似有了极好的默契,双方都变成了看官,都在转头看大华朝皇城大庆门城头上那一场混战,好似那里就能决定双方胜负。

&esp;&esp;武艺高手,从来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却是不知为何今日这场战争,成了这般局势。兴许只因为双方铁甲士卒,都显得极为业余,都不是一支称职的军队。

&esp;&esp;金殿卫许多高手也往这边来援,却不见一个先天。卫二十三以下,先天大多在老皇帝身边,准备随时护着老皇帝出城去寻还在路上的王元朗。还有几人,坐镇几处城门,防止他人里应外合。

&esp;&esp;徐杰知道这些,便也没有作多余想法,唯有提刀不断厮杀,斩杀一人又一人,也寻着李启功而去,缠着李启功,不让李启功有空闲去杀任何一个徐家军汉。

&esp;&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