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一章 正统盛世(第二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已有十五年,天子正当英年,改年号再可延续数十年,又非频繁改之,岂是劳民伤财?

&esp;&esp;两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天子心思莫测,不赞不责。

&esp;&esp;外敌一无,内斗就起。

&esp;&esp;这表面上是年号之争,其实是历朝历代,都有的文武争权。

&esp;&esp;朱元璋朱棣都是马上皇帝,武将功勋大权在握,文臣集团好不容易在仁宣两帝期间崛起,还等到了土木堡之变,大量武将功勋阵亡,自然要占据上风,打压武将。

&esp;&esp;可惜功勋衰弱了,武林中人居然涌入朝堂。

&esp;&esp;雄霸封爵作出表率,别说江湖二三流门派,就连十大门派中,衰败的八家都蠢蠢欲动。

&esp;&esp;毕竟是一同防守山海关的,有了保家卫国的功绩,天子应允,入锦衣卫,配绣春刀。

&esp;&esp;其实游侠投效朝廷,历代有之,但此世的江湖势力本就极强,一旦被锦衣卫吸收,锦衣卫的实力飞速壮大不说,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也愈发凸显。

&esp;&esp;很简单,武林人士自由散漫惯了,即便当了官,也难免违律。

&esp;&esp;若是大罪,自然是严惩不贷,可如果是一些可罚可不罚的小错呢?

&esp;&esp;文臣最喜欢抓的,就是这些毛病。

&esp;&esp;……

&esp;&esp;……

&esp;&esp;尚书府邸。

&esp;&esp;“古之游侠,任张声势,作威作福,自诩正义,乃国之祸也!”

&esp;&esp;“且瞧着,贼子跋扈,号令不从,终有名为臣属,实为绚敌之日!”

&esp;&esp;于谦的众多文人好友,正在针砭时弊,愤愤不平。

&esp;&esp;“慎言!天子文武全才,宽严并济,东征西伐,扫除海内,谗间不行,必知方寸。”

&esp;&esp;见众人语气忿忿,有口无遮拦之势,于谦脸色微沉。

&esp;&esp;堂内一静,众臣露出敬畏,唯独一位老者自饮自酌:“江湖游侠,若能折气伏心,为国效力,自是好的,怕就怕桀骜不改,无法驯服啊!”

&esp;&esp;于谦目光熠熠,看向此人,认出是随建文帝回归,得天子特许归朝的侍讲学士朱曦。

&esp;&esp;朱曦学问高深,广大精微,综罗百代,集诸儒大成,于谦也是钦佩的,不过对于此人的私德私行又有些瞧不上,所以距离不远不近。

&esp;&esp;现在既然对方开口,于情于理,于谦都该请教:“朱老可否教我?”

&esp;&esp;“不敢当!”

&esp;&esp;假名朱曦,实则得儒道气运的朱熹,微微而笑:“老夫之策,说来简单,莫过于四字罢了。”

&esp;&esp;“哪四字?”

&esp;&esp;“以武制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