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1)
我认为,我们应稳扎稳打,先加固防线,再寻找突厥的破绽,徐徐图之。
萧衔的语气沉稳,尽显老将风范。
帐中一片寂静。秦仕安眯起眼睛,他注意到萧衔说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剑柄。
这个年轻人,似乎对自己的判断极为自信,年轻且张狂。
此时的萧衔正好抬头看向秦仕安,两人的眼神在不断的交锋。
萧将军,秦仕安沉声道,我军粮草有限,不宜贸然出击。况且突厥骑兵来去如风,正面交锋恐难取胜。
萧衔却不为所动:正因粮草有限,才该速战速决。若按将军之计,只怕粮草耗尽,军心涣散。
秦仕安心中一凛。他早就发现最近的军粮有些不对劲,米面中掺杂着不少砂石。负责押运粮草的官员支支吾吾,只说今年收成不好。他本想等战事结束再彻查此事,没想到萧衔也察觉到了异常。
二人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
秦仕安心中焦急,他觉得萧衔过于保守,错失了战机。
而萧衔则认为秦仕安年轻气盛,行事不够稳重。
我是主帅,如何作战,必须听我的。
秦仕安眯着眼睛,果断的做出了决定。
萧衔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秦仕安先行决断:皇上派你前来增援,你并未主帅,战场上,听主帅的。
然而,战事一开,局势却并未如他们所料。
尽管将士们奋勇杀敌,但军队在进攻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阻碍。
突厥军队似乎早有防备,不仅在关键地段设下了埋伏,而且他们的士兵个个悍不畏死,抵抗异常顽强。
一番激战过后,边境军竟渐渐落入了下风,无奈之下,只能暂且收兵回营。
战败的消息传来,秦仕安和萧衔都深感震惊与疑惑。
他们仔细复盘战事,发现并非是战术上的失误,而是军队在作战过程中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况。
士兵们体力不支,兵器也不够锋利,许多士兵甚至连像样的铠甲都没有。
秦仕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怀疑是军饷出了问题。
谁!
到底是谁
军饷是谁负责的!
秦仕安猛地一拍桌子,大声的询问道:老子在前线辛辛苦苦打仗,后面军饷出了问题
到底是谁!
将军,军需官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这批军粮。是恒亲王亲自督办。
简简单单一句话,军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坐在一旁的萧衔心下一冷,并未说话,只是眼神却变了变。
a
↑返回顶部↑